据中国
地震台网测定,北京时间2011年3月8日0时19分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、扶沟县、西华县交界(北纬34.0,东经114.6)发生4.3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公里。

北京时间2011年3月8日0时19分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、扶沟县、西华县交界(北纬34.0,东经114.6)发生4.3级地震
面对重大自然灾害,尤其不可抗的大地震,生命是脆弱的。人们在抢救灾区被困群众、泪别逝者的同时,也把目光投向了防震减灾。作为经常发生地震的岛国,日本在防震方面,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。
1. 生命保险柜
一种在地震中保护人体的家用防震救生罐。包括罐体,罐体的罐壁由外层橡胶层,中间钢铸防护网层和内层高泡垫层构成,罐体上开有进出活动门,罐体上开有透气孔。地震发生时,人们来不及跑出户外,可及时躲进救生罐。该救生罐可承受房屋倒塌过程中较重物体的冲击和砸下,保护人体不至于在罐体被砸和翻滚过程中受伤,躲在罐体内可维持较长时间等待救援队伍拯救。
2.有加强橡胶指垫的棉线手套一副
发生地震后,自救逃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特别是被砖石等杂物困住时,单靠双手很难脱险。而戴上这种手套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挖掘砖石瓦砾的能力,增大幸存人员自己挖掘、脱险的可能性。同时,这种手套还有防滑功能,如果脱险时需要攀爬,这种手套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。
3.应急食品两罐
每罐应急食品包括:110克有盐压缩饼干、冰糖糖块和熟花生米。也许这些食物的味道并不好,但热量很高,可以有效补充幸存人员的体力和矿物质。按照说明,这两罐食品能够满足一个静止不动的成年人4天的营养需要,加上人自身在断粮的情况下有一定的“自持时间”,将大大延长幸存人员等待救援的时间。
4.饮用水两罐
每罐340克。由于人对于水分的需要甚于食品,所以在“防灾应急箱”中,水用双层金属罐包装,尽量避免在地震中遭遇挤压而损坏。医学研究的结果显示,这种饮用水中不掺杂果汁等添加物质,更能保障饮用水发挥救生作用,在必要时可以用来清洗伤口,避免感染。
5.经过特殊处理的蜡烛两根、火柴一盒
在其他种类的“防灾应急箱”中,也有放置应急灯的,但大多数“防灾应急箱”中放置了蜡烛。这是因为,蜡烛不怕潮湿等的影响,品质可靠,除了能照明外,还可以充当火种和判断所处环境的氧气含量。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蜡烛,可以连续燃烧4.5个小时,比大多数应急灯能够提供的照明时间都要长。
6.超薄保温雨衣一件
这种银色的保温雨衣是高科技产品,整件雨衣折叠后和一条手帕的体积不相上下,重量极轻,可以从头到脚包裹一个壮汉。这种雨衣采用了类似美国宇航员太空服的材料,可以有效隔热,有较好的韧性。在遭遇地震灾害时,很多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时会面临体温下降的问题,这种雨衣可以有效地保持体温,增加幸存人员获救的希望。必要时,也可用这种雨衣制成简易的储水器,来保存雨水以供饮用。
7.高强度尼龙袋一个
使用者可以用这种袋子,将“防灾应急箱”内的物品全部装入,随身携带。在地震中,幸存人员脱离危险地带后,当地往往还处在无水、无电、交通中断的状态。那时,随身携带应急箱中的食品和饮水就显得非常重要。
此外,有的“防灾应急箱”中还有药品、绷带等。